大学毕业生就业到单位后,档案怎么办?这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。正确地处理自己的档案,有助于个人事业的稳步发展,而档案的存储和管理也是与国家法律相关的问题,所以必须谨慎对待。
什么是人事档案?人事档案是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、政治面貌、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。它是考评个人工作业绩和资历的重要依据,也是个人申请职称、养老保险等公共服务的主要证明材料。因此,档案的审定和存储相当重要。
当一个大学生进入单位后,第一次需要做的就是进行登记,完成档案的档案建立工作。这个登记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这个登记将成为日后所有档案管理备案和办事的依据。登记完成后,大学毕业生需要将自己的学历证书、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提交给档案管理部门作为个人档案的准备材料。
管理部门会给大学毕业生一个个人档案袋,大学毕业生要认真检查档案袋上的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否准确无误,如发现错误,应及时向管理部门反映并更改。然后,把准备好的材料放入档案袋里,并按照规定的要求填写个人档案的基本情况表和个人自传,填写时要认真、详细、真实、准确。这份表格将成为审核个人档案的重要依据。
在工作中,大学毕业生需要注意自己的个人档案的保管和更新。任何个人档案的变动,比如说职务变动、职称评定等,都需要及时向档案管理部门申报,并提交相关材料以更新个人档案。如果档案在自己手上存放超过两年的时间,就会断档无法正常使用,所以要定期送档交存。注意个人档案的保密性,不得随意透露、泄露自己或他人的个人资料。
如果个人档案被不当修改或丢失,必须及时找相关部门处理问题,避免对个人事业造成不良影响。如果档案在手上还被拆开的话,档案也是会变成死档的,死档是没有任何的法律效力的,只有重新激活才可以正常使用。死档的激活要找档案服务机构,将档案存入人才中心。
做好自己的个人档案管理工作,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一步。认真负责的对待这项工作,将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未来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。